Atman 協會專員
文章數 : 138 注冊日期 : 2011-04-04
| 主題: 佛教傳入中國的六種時間 周六 4月 23, 2011 3:48 pm | |
| 佛教傳入中國的六種時間 -------------------------------------------------------------------------------- 佛教究竟是在何時傳入我國的呢?自古以降,聚訟紛紜,至今尚無定論。產生於印度的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傳入中國以來,對中國人的思想意識、民族關系、文化藝術、生活習慣等方面均產生過深刻的影響。那麼佛教究竟是在何時傳入我國的呢?自古以降,聚訟紛紜,至今尚無定論,大體說來,有如下六種說法。 一、先秦說。認為早在先秦時期,佛教就已經傳入我國。如“周世佛法已來”說,把佛教的傳入上溯到西元前10世紀的周昭王、穆王之世(《漢法本內傳》《周書異記》)。又有人說孔子已聞“西方有聖者焉”。而據史料推算,孔子和釋迦牟尼屬同時代人,當時儒家、佛教均處初創階段,中國和印度兩國尚無交通關系,所以孔子和釋迦牟尼相互知曉的可能性很小。《拾遺記》中也說:燕昭王七年(西元前317年)“沐胥(即印度)之國來朝……有道術人名屍羅……荷錫持瓶,云‘發其國五年乃至燕都’”。清代學者俞樾據此條認為此“乃佛法入中國之始”的記載(《茶香室叢鈔》卷十三)。眾所週知,佛教產生於西元前6世紀的印度,西元前3世紀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將佛教定為國教並開始向國外傳播,所以先秦時期佛教已經傳入中國不大可能。 二、秦朝說。認為秦朝時佛教已傳入中國。在《曆代三室記》卷一中說,秦始皇四年沙門釋利防等一十八賢者攜經來化始皇被始皇查禁。日本學者則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的記載,以“不得”為“浮屠”(佛陀、佛教的早期譯法)之異譯,也認為秦朝佛教已流行中國。我國學者馬元材在1943年撰文《秦時佛教已流行中國考》亦力主其說。岑仲勉先生一開始亦贊同此說,后經其多方考證,認為上述材料是指伊朗的火教在秦朝傳入了中國,而不是印度的佛教。總之,秦朝說還缺乏可信的論據,目前已無人提起。 三、漢武帝時期說。此說以東方朔答漢武帝的劫燒說最為著名。所謂劫燒說就是漢武帝開掘昆明池,挖到池底時發現黑灰,武帝就去問博學的東方朔,東方朔說他也不知道,又告訴漢武帝可以問西域人。所以當天竺高僧竺法蘭來中國時,對黑灰深感疑惑的眾人連忙請他解釋這個現象,竺法蘭答道:“世界終盡,劫火洞燒,此灰是也”(晉宋炳《明佛論》)。此事證實東方朔在漢武帝時已接觸到佛教了。但是很多學者持異議,認為此說的根據不夠明確。民國時代《中國佛教史》著者蔣維喬認為“我國知有佛教,應在武帝通西城后”。 四、西漢末說。持西漢末佛教已傳入說的根據主要有:1.西元前3世紀印度阿育王時期以后,佛教逐漸傳播到印度西北地區、大夏、安息,並沿著絲綢之路向西域各國流傳。據《大唐西域記》、《洛陽伽藍記》、《魏書·西域傳》得知,西漢末年佛教又從西域各國傳到了我國于闐、龜茲、疏勒、莎車、高昌等地區。2.史稱“昔漢哀帝元壽元年(西元前二年),博士弟子景盧受大月氏使伊存口授浮屠經”(《三國志·魏志·東夷傳》注引)。大月氏是西域佛教盛行之地,口授佛經又是佛教的傳統作法和我國早期翻譯佛經的通行辦法,因此大多數學者認為這是佛教傳入我國內地的可信記載。郭沫若、範文瀾、翦伯讚等史學家均持此說。而呂澂先生則根據某些日本學者的考證,認為貴霜王朝前二代是不信佛教的,大月氏在貴霜王朝前,是否有佛教流傳還值得研究,因此“伊有授經”之說是“更需要研究的”(《中國佛學源流略講》)。 五、西漢末東漢初說。也有些學者認為西漢末年伊存向景盧口授經雖然是確實的,但這只是佛教開始傳入我國的正式記錄,因未受到朝廷重視,未得到傳播,所以當時還沒有宗教性活動。直至明帝永平八年(西元65年)佛教開始在貴族階層得到傳播。當時“出現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信奉佛教的皇家貴族劉英”(郭朋《漢魏晉南北朝佛教》)。劉英“學為浮屠齋戒祭祀”,因此漢明帝在給劉英的詔書中褒獎他“尚浮屠之仁祠,絮齋三月,與神為誓”(《后漢書·楚王英傳》)。所以有的學者認為把佛教視為“仁祠”,正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它的態度,而漢明帝頒詔褒獎劉英正是封建統治集團正式承認佛教地位的明確記載,因此方立天等學者認為“佛教傳入中國應為兩漢之際”(《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 六、東漢初說。在關於佛教傳入中國的故事中,后漢明帝感夢求法說最為著名。 相傳在永平十年(西元67年)漢明帝夜寢南宮,夢見金人:身長丈六,飛繞殿庭,頂佩白光。次晨,漢明帝詢問眾位大臣,博士傅毅奏道:西方有神,其名曰佛,正如陛下所夢。明帝聽罷,信以為真。於是便派遣蔡愔、秦景、王遵等十多人出使天竺、拜取佛法。行至大月氏國,正好遇到在當地傳教的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永平十年漢使梵僧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跋山涉水,回到洛陽。漢明帝禮請二位高僧暫時下榻于鴻臚寺(負責外交事務的官署)。翌年,又敕命于洛陽城西修建僧院。這就是著名的白馬寺(《理惑論》、《冥祥記》、《后漢記》、《高僧傳》、《洛陽伽藍記》、《魏書》)。此說流傳既久且廣,唐朝韓愈在上唐憲宗的《論佛骨表》中也說,“佛者,……自后漢時流入中國……漢明帝時始有佛法”。然而現在大多數佛教史家卻懷疑此說。理由有三:首先感夢遣使本身就非常奇怪。明帝做太子就和劉英很接近,故理應知道佛教的存在,夢而見佛不能成立。其次明帝派到大月氏國求法的使節蔡愔(即張騫)為前漢武帝時代的人,在明帝前約一百六七十年。當時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求法。還有替明帝解夢的博士傅毅,明帝時他尚是個少年,不可能在朝廷作官。日本學者鐮田茂雄據此認為漢明帝感夢求法完全不是曆史事實(《簡明中國佛教史》)。有些學者在否定明帝感夢求法的傳說故事的同時,對佛教是否在東漢初年已傳入中國的事實進行了分析。嚴北溟認為佛教在東漢初年就傳入了中國,但不能簡單地確定在某一年內。任繼愈則從當時整個佛教傳佈的形勢,中國和當時西域諸國的交通等方面考察后,斷定“佛教……開始傳入當在東漢初年”。 (資訊來源:華夏文化 文:任國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