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者,鮮有不念佛;念佛者,念自性佛也。口念心不行,如夢亦如幻;不明此理,不知此法,終無有益,喊破喉嚨也枉然!
念之理論
常人,心猶如猿猴不定,野馬狂奔,蠻牛不馴,難以調服。雖可統領百萬雄兵,卻無能駕馭己心;雖可說服眾人之心,但卻難能降伏其心。故佛在《遺教經》中教導弟子:「制心一處,無事不辦。」讓散亂之心,歸於一念,而達到一心不亂,此境界稱為「念佛三昧」,或稱「一行三昧」,此乃念佛之理論。
念之名稱
念什麼?常見的念可歸納為六種:一者、念經:如念--《金剛經》。二者、念佛:如念--南無阿彌陀佛。三者、念菩薩:如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四者、念咒:如念--嗡嘛呢叭美吽。五者、念息:如--數息法(一呼一吸從一至十)。六者、念法:如念--摩訶般若波羅蜜。
念之真義
若念不解其意,如鸚鵡學人喃喃自語,終不能解其理。如父母要孩子學《弟子規》,其意並非要孩子念給大人聽,而是要他們經由---念而能背,背而能解,解而能行,行而能成;讓孩子明白事理,懂得待人接物,而成為一位知書達禮之士、有用之人。
因此,念《金剛經》不是為念而念、為功德而念、為消災解厄而念,是為理解經義,而後自利利人,故經中常教學人:「受持、讀誦,為人解說。」而念佛、菩薩亦是如此,念阿彌陀佛要憶念佛之十名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若不知其意,那如何憶念佛之功德、智慧、慈悲呢?及佛在因地時,是如何修行而成就,和他的悲願等。如阿彌陀佛有四十八願,每願皆為眾生所發,念佛之人若不深解又怎能感動;像須菩提尊者便是一個例子,聽聞《金剛經》深受感動,而涕淚悲泣,學佛之人也當如此。
又從何瞭解佛、菩薩的事蹟呢?可由經典來知道,故我們要多讀大乘經。
但念咒、念息,並不一定要去知其意思,若能知道更好,如念楞嚴咒、大悲咒等;透過持咒、數息而修止,由止而定,由定起觀,因觀生慧,亦是一個方式。
般若妙法
至於念法,就少有人會修。六祖大師為大眾開示之前,告曰:「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而後為人解說此法,這種教導值得我們學習及讚歎!為何呢?《大方便佛報恩經》云:「佛以法為師,佛從法生,法是佛母。」此法即是“摩訶般若波羅蜜法”,故《金剛經》云:「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因此《大品般若經》說:「般若波羅蜜經是諸佛母,何以故?因般若波羅蜜出生諸佛。」為此,佛說般若妙法二十二年之久,玄奘大師譯成六百卷《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和鳩摩羅什大師譯成三十卷《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及龍樹菩薩的百卷《大智度論》,可知其重要性。
凡做朝暮課誦,後皆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如早課最後稱:「南無普眼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晚課最後稱:「南無護法藏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由此可知,摩訶般若波羅蜜是諸佛菩薩所倚重的。
據《傳法正宗記》記載:隋大業間,尊者(禪宗四祖,道信大師)嘗南游至廬陵,會賊黨曹武衛,以兵圍其城七旬不解。尊者因勸城中人,皆念:「摩訶般若波羅蜜。」賊黨俄見城堞之上有人不翅千數,皆長丈許,其介冑金色赫赫曜日。賊輩大駭相謂曰:「是城必有大福德人,不可攻也。」即日引去。
一心稱念“摩訶般若波羅蜜”諸佛菩薩、龍天護法皆護念此人,實在不可思議。
然惠能大師教授於人此法,並非只停留於念,而不解、不行,《壇經》云:「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故我們要知,念只是為了淨心的前方便,而不是目的。
如何修法
信般若法 → 念般若名 → 解般若義 → 行般若行 → 證般若智
若無真信,豈能入此妙法,故《大智度論》云:「佛法大海,唯信能入。」有此信念,才會一心稱名“摩訶般若波羅蜜”;從憶念“摩訶般若波羅蜜”,而解“般若義”,於《壇經》中有詳加解釋:「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心量廣大,徧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理解之後,應於日常生活行“般若行”如《壇經》所云:「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
當功夫行深,水到渠成,「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用即徧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即證『般若智』。
六祖大師最後肯定告誡眾人:「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皆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三毒為戒定慧。」今聞智者之言,我們當善自把握呀!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