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與阿羅漢的差異?Tathāgata , Arahant.
一、前言初探:
阿羅漢,巴利語是arahant,為值得領受、應供〈arahati〉的現在分詞,直譯是「正在值得領受者」。本詞在印度,用來表達值得受到應供的聖者,故通用於各宗教,如耆那教的聖典《SamanSuttam》15.Atmasutra中所說明:
「Paramappa vi ya duviha, arahamta taha ya siddha ya.」
中文試譯:
「神聖的靈有可應供〈阿羅漢/ arahamta〉及成就〈siddha〉兩種特性。」
又說,
「Sasarira arahamta, kevalananena muniya-sayalattha.Nanasarira siddha, savvuttama-sukkha-sampatta.」
中文試譯:
「阿羅漢〈arahamta〉藉由牠們的遍知及人類的軀體成為全能,成就〈siddha〉則是天賦的擁有軀體之知識與極樂。」
因此,阿羅漢,在佛教中,亦使用此詞來表達世尊的解脫成就,成為如來十號中最早的尊稱,如AA 24.5中:〈同南傳Vinayapitake 1,Mahavaggapali,1.6 Pañcavaggiyakatha〉
「世尊告五比丘。......爾時教誨。此時成無生涅槃法。亦成無生.無病.無老.無死。是時。五比丘盡成阿羅漢。是時。三千大千剎土有五阿羅漢。佛為第六」
這便是世尊初轉法輪時,渡五比丘成正果的紀錄,所以,在那時當時,可以知道五比丘與世尊同是阿羅漢,且共計有六位。
二、解脫一致:
作為一個宗派的創始者,其稱呼應當與其弟子有所區分,故另以覺悟者〈buddha〉來辨別其不同,並藉以表達與強調自行覺悟的特徵。問題是,區分的稱呼,還是很容易造成這其中有何不同的遐想。在世尊的年代,便已經有弟子對 buddha 與 arahant是否有所不同而迷惑,而世尊也給予了答案。於 SA.75經中,世尊說此兩種差別是在於「未曾聞法能自覺法,通達無上菩提,於未來世開覺聲聞,而為說法」,是故,這是 buddha 與 arahant的最重要差別處所,也代表著佛與阿羅漢除了在「自覺」有所不同外,在解脫生死的成就是為一致而無差異。
在《瑜伽師地論》中,論述本經時,開頭就說:「由一種相,說名同分,謂解脫等故」。印導於《如來藏之研究》〈 P.125〉也說:「三乘聖者的涅槃,是沒有差別的。」而代表最早聖典之一的MA.145中,阿難尊者更早有直言:
「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解脫及慧解脫.阿羅訶解脫。此三解脫無有差別。亦無勝如」
這些紀錄,與後期出現的論述,完全不同而令人震撼,也還原了聖者的究竟與神聖的面貌。
但本經中,其聖者類別,有需要釐清的地方。
三、分別同異:
《選讀》北傳SA.75中的提問為:
「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差別?」
《會編》則是:
「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差別?」〈同大正藏〉
這一標點符號之差異,造成了是問二種還是三種聖者的差別問題。
比對SN22.58則是:
「Tatra〈在彼處〉 kho〈確實〉, bhikkhave, ko〈誰,什麼〉viseso〈差別〉, ko adhippayaso〈Adhippayosa 區別〉, kim〈嗎,什麼,為何〉 nanakaranam〈nana〔種種〕+karanam〔作為〕〉, Tathagatassa〈如來〉arahato〈阿羅漢〉 sammasambuddhassa〈已正確完全覺者〉 pannavimuttena〈panna〔智慧〕+ vimuttasmim〔vimutta+asmi+m 解脫知見〕〉bhikkhuna〈比丘〉”ti? 」
《選讀》翻譯本句為:
「如來、阿羅漢、遍正覺者與慧解脫比丘有什麼高下,有什麼不同,有什麼差別呢?」
至此,如參閱南傳此語,北傳本句「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差別?」可能便為正確,然而,若是如此,SA.75 則有:
A.並非是「如來及阿羅漢的差別」比較,而只是「如來及慧解脫阿羅漢的差別」,換言之經中並無說明「如來及俱解脫阿羅漢的差別」,如此,則拿此經作為辨別如來及所有類型阿羅漢的差別,可能為不夠精準。
B.北傳經文中的「如來、應、等正覺」為一類,而其中的「應」,即為「應供」,也就是說為阿羅漢,利用前後文推測,則可能代表為俱解脫阿羅漢,而與後文「慧解脫阿羅漢」為第二類的比較。問題是,這樣的比對,似乎把佛陀弟子中的俱解脫阿羅漢者,也提升至能自覺的類別,這也為不夠精準。
C.如「應供」並非指俱解脫阿羅漢,而是阿羅漢,則回到〈A.〉,或者是釐清「阿羅漢」之含意。如依SA.347 與 SN.12.70,很明顯的,「慧解脫阿羅漢」只是其中一種解脫聖者的類別,故,「慧解脫阿羅漢」之含意,於此處亦必須釐清。
D.如先不釐清〈C.〉,而以結語作為判別時,則北傳經文是「是名如來、羅漢差別」,這時便出現經文問答不一的不同。可能性有二,一是結語還是意指慧解脫阿羅漢,二是世尊不理提問而意指所有解脫的弟子。考察北傳各論中所提,應是第二可能性,如《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54:
「如契經說。如來解脫與阿羅漢苾芻解脫等無差別。」
但無法藉由此處判斷其提問應是「阿羅漢、慧解脫」還是「阿羅漢慧解脫」。另外,請注意論中所提的「苾芻」二字,就是「比丘」的另譯,這裡,顯現出北傳此經可能已被變動的問題。
E.南傳 SN22.58中的問答,是「如來、阿羅漢、遍正覺者」與「慧解脫比丘」兩類的比對,是故,南傳經文並無前後不同的問題產生,很明確的就是「如來及慧解脫比丘的差別」。如依據此處,便不得不說,拿此經作為辨別如來及所有類型阿羅漢的差別,是有問提的。此處,請注意是「所有類型的阿羅漢」,這是指世尊亦是阿羅漢,另外,依據〈D.〉所提與 SN22.58,可以確認的是 SA.75的「慧解脫阿羅漢」應是「慧解脫比丘」,這用詞的不同,即是〈C.〉中所要釐清的問題。
在印度傳統中,Jina〈耆那〉,Arhat〈阿羅漢〉,Mahavira 〈摩訶毘羅〉,Sugatta〈善逝〉,Sarvajna〈一切智〉,Tathagata〈如來〉, Siddha〈所立〉,Buddha〈佛〉,Sambuddha〈正覺〉等〈本處採用耆那教所認為的順序〉,本來都是用來形容至上的解脫者,故廣泛用在各宗教成就者的尊稱,所以這是造成「如來、阿羅漢、遍正覺者」被歸類成一類,而解脫的比丘被歸類成一類的主要因素,而北傳由於不斷演化或是過度的宗教化,阿羅漢一詞是變成了世尊弟子中的解脫者之專有代名詞,是故,當阿羅漢字詞歸於佛一類的尊稱時,用了「應」,用於弟子時,則用阿羅漢。故而原本應是「慧解脫比丘」,則變成「慧解脫阿羅漢」,請注意,由於本經是討論世尊與其解脫聖弟子的不同,故而不直接使用「慧解脫阿羅漢」,此外,南傳此處的「慧解脫比丘」並不等同於其它諸經所題的「慧解脫阿羅漢」,這小小差異,於後提及。
再來,北傳MA.145中的句子,所指出的,是三種聖者之差別,是故,是如來、慧解脫阿羅漢及阿羅漢的比對,這說法便沒有如上〈A.〉中的質疑而顯得合理,因此,加上如〈D.〉中之二的合理性, SA.75的「阿羅漢慧解脫,有何差別」則應是「阿羅漢、慧解脫,有何差別」,如此,北傳兩處經文不但相印,也成為合理。而南傳的觀點是二種聖者的比對,可由MN.108 Gopakamoggallanasuttam中獲得印證:〈同北傳MA.145〉
natthi〈不是〉 kho〈確實〉brahmana〈婆羅門〉, ekabhikkhupi〈一比丘〉 tehi〈他們(陽複具從格)〉 dhammehi〈具格,透過法〉sabbenasabbam〈sabbena 具格,全然、一切的+sabba 形容詞,所有的、整個的 〉 sabbathasabbam〈sabbattha 衍生字,到處、方面+sabba形容詞,所有的、整個的 〉samannagato〈sam 一起+anvagata追隨、抵達、天生具有〉 yehi〈具格,他們〉 dhammehi 〈透過法〉samannagato so〈彼、那個〉 bhagava〈世尊、有幸者〉 ahosi〈變成〉 araham〈阿羅漢〉 sammasambuddho〈正等覺者〉.
So hi〈1.因為 2.確實〉, brahmana〈婆羅門〉,bhagava〈世尊〉anuppannassa 〈pp. 未曾生〉maggassa〈道〉 uppadeta〈產生、引起〉, asabjatassa〈未曾知〉 maggassa sabjaneta〈使知道〉,anakkhatassa〈未曾說〉 maggassa〈道〉 akkhata〈宣布、告訴〉,maggannu〈知道智〉,maggavidu〈那一人通達道智〉, maggakovido〈熟練道智〉 Magganuga〈Magga 道+anuga1.隨順 2.隨....入〉ca〈和、此外、既然〉 pana〈I.而II. 又〉etarahi〈現在〉savaka〈聲聞,弟子〉 viharanti〈住〉paccha〈以後〉samannagata〈一起追隨、抵達、天生具有〉’
中文試譯:
「婆羅門!確實沒有一位比丘,天生便能夠具足所有一切與各方面的法,他們得透過已經成為阿羅漢正等覺者的世尊來具有。
婆羅門!是這樣的,世尊能對未曾所生之道,來生起,對未曾所知之道,使知道,對未曾所說之法,來宣說。他有實知的智慧、能通達道智、熟練道智。此外,現在能夠隨此道而入之諸弟子〈聲聞〉,以後便能住於道而能一起抵達。」
MN.108中,除了表達了其弟子的解脫成就可以與佛一致,無有差別之外,也與SN 22.58相同,皆為世尊與其解脫的聖弟子兩類之比對,是故,與北傳三類聖者的比對略有不同,而由此經,可以解決SN 22.58中的pannavimuttena bhikkhuna之問題,並非是指北傳文句中的「慧解脫阿羅漢」之定義,精確的來說,是指「以智慧而具備解脫知見的比丘」,而含攝其聖弟子中的俱解脫與慧解脫,並且,皆以「慧」為最重要處。
關於 SA.75中的「慧解脫阿羅漢」應是「以智慧而具備解脫知見的比丘」之看法,還有另外一個與此結論類同而又有異的看法,印導在《空之探究》P.150中提到:
「還有,慧解脫prajn~a^-vimukti本是一切阿羅漢的通稱,所以論佛與阿羅漢的差別,就舉慧解脫為一切阿羅漢的代表」
這短短一句結論,並未有細論,但由此句的註解則很顯然是舉SA.75/SN.22.58/ SA.684之比對後而抉擇,並且,北傳經文多數是「心解脫、慧解脫」連用來表示真正的解脫,是故,「慧解脫可代表一切阿羅漢的通稱」也是有可能的情形,只是,還得再從歷史、語言用法、習慣等多加探討,以及不同部派所流下的MA.145中,其確實指出的三類聖者之觀點。
就目前由歷史、語言等得知的是,阿羅漢一詞,在印度原本便是各宗教中所要表達的真正解脫聖者,而不是佛與其解脫弟子之分別稱謂,而這痕跡,在原始聖典中還能看的出來,譬如,MN.108中,瞿默目犍連一開頭就批問與懷疑:你的尊者瞿曇具足了阿羅漢正等覺者之諸法嗎?由此可知,當時的印度社會對於阿羅漢的地位之看法是如何崇高,也代表著當時印度社會的人們,總是要先確認佛陀是否成為阿羅漢正等覺者之後,再予以肯定的習慣,而這狀況,並不同於後來佛教內,對於阿羅漢之看法與定位。是故,這也是為何較古的經文是使用「慧解脫比丘」語句之主要因素。
四、如來十力:
北傳 SA.684中提到如來十力,如果未見SA.75及南傳 AN10.21經文,便會很容易的誤認如來十力是如來及阿羅漢的主要差別處所,而如此看法,正是多數人所認知的,然而,這並不正確,為何如此說呢?分析如下:
A. SA.684中,很明顯的與很可能的是把SA.75併入其中,那是因為,相對應的 AN10.21並未提到此為如來及阿羅漢的差別處所,而類同於SA.684經的版本,於北傳尚有《佛說十力經》、《佛說佛十力經》及《佛說信解智力經》等,而南傳除了 AN10.21,尚有談到此事的MN.12.Mahasihanadasuttam,這些經文皆無提到,十力是如來及阿羅漢的關鍵差別,不過有些經文則提到十力是不共聲聞的,但請注意,聲聞並不是指阿羅漢而是學習中的弟子,這稍後提到。當然,或許本經也不是拼出的,故再詳評經文細微處。
B.SA.684中,說完「如來、應、等正覺,所未得法能得,未制梵行能制,能善知道,善說道,為眾將導,然後聲聞成就隨法、隨道,樂奉大師教誡、教授,善於正法,是名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種種別異。」之後,才再談五學力及如來十力,這表明了定義完如來及阿羅漢的種種別異之後,才又討論後面的課題,是故,不能把後文之內容也變成前面已經提完的定義內容,如果,後文亦是屬於前文的定義內容,則應說明此亦為差別,或是再把「是名如來、羅漢差別」植入此段。並且,接話語「復次」,為「再度、又」之含意,是表達「還要說明另一件事」,而不是過渡解釋成了「種種差別還有如下」。
C.依據經文,如來十力是「如來與聲聞種種差別」,而不是「如來與阿羅漢種種差別」,而這個定義,則是與此經相同的其它諸多版本為一致。這裡,如果沒分辨清楚,則更會造成誤解,而許多行者,受到論師為了提高佛的神格化地位而貶低阿羅漢的影響,便以為當提到聲聞之時,就是指阿羅漢,這是完全不對的。如果,此處所說的聲聞是阿羅漢,則前文亦可用聲聞,或是前後兩段皆用阿羅漢,或是乾脆說「種種差別還有如來十力」,然而,本經明顯是在說兩件事,而在一陣批判阿羅漢為不了義及不如佛的風潮下,竟然造成多人無法看出經文所比較的是如來與一般弟子的不同能力,反而拿此經來曲解阿羅漢的地位。
聲聞,巴利語,Savaka [fr. sru]其字義是聽聞者、門徒或弟子,而並不是阿羅漢。Savaka在古老與原始的教內,是表達「聽聞佛說法的弟子」,而並不是如今以為的「聽聞佛說法而悟道之人」,是故,如來十力並不能用作如來與阿羅漢的差別比較。
D.依據《瑜伽師地論》論述 SA.684的部分,並無法判斷是否將SA.75併入其中,因為,此論中雖然並無提到佛與阿羅漢的差異,但有可能是論主已經談過而不重複,又或是原文中確實無 SA.75的部分,無論如何,論主顯然知道聲聞是不同於阿羅漢的,是故,論主說:
「復次、諸佛如來依自利行及利他行,為欲顯己與諸弟子有差別故,......若有成就有學五力,行自利行,諸聖弟子獲得最上阿羅漢果,......如來獲得阿羅漢已,成就十力,行利他行,即用利他以為自義......。」
由此等故可得知,如來十力是名如來與弟子種種差別,而非與阿羅漢之差別,而如來獲得阿羅漢已之語,由於無「最上」之形容詞,似乎隱藏阿羅漢〈此字古老的用法與今日不同〉亦具備十力。請注意「如來獲得阿羅漢已」之語,則是相應於前段所舉原本古印度對阿羅漢一字的原本看法。
五、另類觀點:
1)個人特質:
如來十力的問題,是聖者的個人特質展現,尤其是世尊,是完全的具備,這是聲聞弟子所無法相比的。
在個人不同的特質問題上,是緣已生法所造就,也產生人人有所不同,而個人特質的運作,換成古語就是「習氣」。
在離佛滅越遠,曲解阿羅漢成為了未解脫生死的看法,深入了北傳法脈之中,而論師或造經者為了說明如此看法,阿羅漢尚有餘習,被拿來炒作成沒有完成真正的梵行,就算是聖典中早已說明阿羅漢不受後有,也不再會受到曲解者的目光正視。阿羅漢尚有餘習的問題,其實是由於許多人並不清楚五取蘊及五蘊差別的問題所致。
只要有五蘊,就一定有其所產生的不同特質,但是,在討論五蘊特質問題之前,應當得先瞭解五取蘊及五蘊差別的問題。
許多人在大談五蘊(pañcakkhandha)之時,其實大多談的是五取蘊(pañcupādānakkhandhā),於是,衍生的後果,就會有類似1.如來十力的問題;2.業感果報是否能盡的疑問;等等等,不勝枚舉。由SA.58/SN.22.82.Punnamā來說,五取蘊及五蘊最大的差別是在於是否有欲貪(取),其五取蘊有觸、受、愛、取、有在作用,而五蘊僅是在表達色身、感受、思想、行動及辨別,而每個人的色身、感受、思想、行動及辨別當然不同。
由於聖者在尚未入涅槃前,其五蘊依然在世間運作,當然,觸、受也就亦在不斷地作用,如此一來,不同聖者的五蘊在運作之時,其特性當然也便有所不同了。是故,所謂的習氣必然依然的還是會運作,個人不同的特質依然還是會展現,就算是世尊,他也有異常非凡的個人特質在運作,來展現他個人的習氣與特色。如果,聖者是沒有獨有的特質及所運作的習氣,這就好比說,許多人合成為一位人或是某種一模一樣的東西。當然,在後來的種種歸一、合一等等思潮下,這反而成為了合理的看法。
2)十力具備:
世尊所具備的如來十力,真的是完美無缺嗎?答案可能是未必。
以下為反向思考。世尊因爲說不淨觀,造成60多位比丘的自殺死亡;婆故那(Phagguna)比丘因對世尊的批評不滿而還俗;世尊的侍者蘇那卡塔(Sunakkhatta) 因為世尊不給他表演神通,不為他解釋世界的起源,他離開了世尊。還有,太多的例子,這些是處非處如實知嗎?這些是知眾生種種諸根差別如實知嗎?這些是悉知眾生種種意解如實知嗎?
這些小小的例子,在崇高的宗教情結下,就不足以代表世尊的不完美了。但,我們知道,這些代表著世尊是如何的平凡而完美。
「世尊弟子中的阿羅漢」真的無法具足十力嗎?答案也可能是未必。以下為反向思考。我們都只把目光放上世尊一人之上,而聖典中,對聖弟子的記載也很少,因此,要能把聖弟子的事蹟舉出來是困難的,但也不應當認為弟子中的阿羅漢們完全無此能力,譬如,慧解脫比丘就絕對有「現法自知身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之能力,又如舍利弗在入滅前,現觀他母親之因緣,而善巧的度化他母親得法眼淨;阿說示尊者(Elder Assaji)度化舍利弗等等,這不是知眾生種種諸根差別、種種意解如實知嗎?又如,十力中的「師子吼」,大迦葉、舍利弗等便亦具有〈見SA.345/SA.1143等〉。
這些小小的例子,當然無法證明聖弟子具有完整的如來十力,並且,十力中的「轉梵輪」則絕對是如來所獨有,但在 AN10.90中,世尊對舍利弗宣言:「漏盡比丘亦具足十力」,使我們知道聖弟子們絕對能達成漏盡十力,也如此而知道,他們是如何的平凡而完美。
「如來十力」是世尊所具有,應當是沒有異議,但要說「如來十力」在俱解脫阿羅漢是完全沒有的話,則應明辨如來本身便是俱解脫阿羅漢,以及其弟子的事蹟所表現的能力,就算是使用後來教內的看法,將俱解脫阿羅漢指成為世尊的弟子時,也應當明辨,無論是南北傳,其經文只有指出「如來十力」是聲聞所不具備的,而沒有說「如來十力」與阿羅漢的關係。換言之,以「如來十力」所冠上的「如來」兩字,來推論俱解脫阿羅漢完全不具此相當之能力,亦然是不足說服力。如果換成類似的「漏盡比丘十力」,則也可以因為是「漏盡比丘」,故想當然爾的認為如來不具「漏盡十力」,問題是,憑心而論,這樣當然也是不正確的。
經文確實沒有指出世尊弟子中的阿羅漢具有「如來十力」,但也沒有說不具有,我們雖然可以說世尊具有完整的這種能力,但也不能為了無上提高世尊的地位,而抹滅掉弟子中的阿羅漢也可能具有的相當能力,更何況世尊本身,亦是阿羅漢。
由原始聖典來看歷史上的佛陀,其實佛陀是相當平凡的、有許多挫折的,他所創立的教法,就算是阿育王時代,利用佛教來統治的盛期,佛教,在印度傳統史觀上,始終是外道,直到大約1500以前,佛教被同化後,印度教則承認佛陀是印度教三大神的化身之一〈參閱:《Hinduism and Buddhism》,by Jayaram V, 2006〉,直至今日,而Dr. S. Radhakrishnan對此,則有個評語:「an offshoot of the more ancient faith of the Hindus, perhaps aschism or a heresy」。談及這些,表達的是,人間的佛陀並不同於神話中的佛陀,如此,由什麼角度來看佛陀,勢必也造成不同的觀點。
談了這麼多,唯一可以確認的是,如來十力是指如來專屬的,而聲聞不具有如來十力,但阿羅漢則有漏盡十力。這是應當要知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