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香菇生產技術
文章來源:中國種植技術網
一、範圍
本技術規定了反季節覆土地栽香菇管理規範。
本技術適用於反季節覆土地栽香菇。
二、栽培場地的選擇
1、栽培場地應選擇在生態環境好、空氣清新、水質優良、土壤未受污染、周圍300米無各種污染源,東西依山,光照較短,晝夜溫差大的山壟田,有水源最好是山泉水或水庫水,地勢較平坦,排灌方便,交通便利。
2、常遭冰雹襲擊,易遭洪水淹沒的田塊不選做菇場。
三、社會條件
1、覆土栽香菇的農戶必須有技術、有資金,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食用菌菌種管理辦法》規定的各項法規。
2、沒有技術的必須經過培訓,在技術人員指導下進行或與老栽培戶結對子栽培。
四、菌袋製作
1、栽培季節選擇。為確保6-9月正常出菇,當年11月下旬-次年3月上旬制袋為宜。
2、栽培基質。採用木屑、象草、棉籽殼培養基。木屑、象草、棉籽殼、麩皮、玉米粉等要求新鮮、乾燥、無蟲蛀、無黴爛、皮農藥殘留。栽培料配方:A、闊葉樹(幹)木屑79%、麩皮16.56%、玉米粉2%、蔗糖1.2%、石膏粉1.2%、磷酸二氫鉀0.02%、硫酸鎂0.02%;B、闊葉樹(幹)木屑60%、象草(幹)粉20%、麩皮13.49%、玉米粉1%、米皮糠2%、蔗糖0.8%、石膏粉1.6%、活性炭0.15%、草木灰0.41%、磷酸二氫鉀0.15%、硫酸鎂0.15%、過磷酸鈣0.25%;C、闊葉樹(幹)木屑50%、棉籽殼30%、麩皮17%、蔗糖1%、石膏粉1%、活性炭0.15%、草木灰0.4%、磷酸二氫鉀0.15%、硫酸鎂0.15%、過磷酸鈣0.15%。
3、裝袋。按選定的配方,將培養料拌均勻,含水量60%,裝袋機裝料通常2-3人輪換操作,一人添料,一人裝袋。操作時一手將筒袋套入出料口,進料時另一手用力頂住袋底,慢慢地使其往後推,直至一個菌袋裝滿,然後將袋口用細紗繩紮緊。
五、滅菌與接種
1、滅菌。高壓(1.5Mpa 125℃)滅菌2h或常壓(100℃)滅菌10h-12h。
2、接種。接種環境要求清潔、乾燥,並進行消毒處理;料溫冷卻到28℃以下後,放入接種箱或無菌室內;接種箱或無菌室內放入適量的消毒藥劑,密閉薰蒸0.5h後接種;每袋栽培種接20-30袋栽培袋。
六、菌絲培養
1、培養室。應經常消毒,要求清潔、乾燥、通風、遮光。
2、培養方法。接種面朝上,採用“井”字形疊放。
3、培養管理。發菌室溫度要求22-25℃,空氣相對濕度65-70%;用草簾遮光,使發菌室基本黑暗;適時開窗門進行通風換氣,保持發菌室空氣新鮮;接種後一星期內結合翻堆檢查一次,及時清除不良菌袋。
4、拆膠排氣。15-20d後,菌絲在袋內蔓延範圍已達直徑8-10cm時,就可以將貼在接種口上的膠布或膠帶紙拆開一角,以免菌袋中氧氣不足,影響下階段菌絲繼續生長;有的地方已省去貼膠,改用塗石蠟的辦法,應將接種穴上的蠟撬掉;拆開膠布時應小心,以防把菌袋也撕破。
5、菌袋品質標準。正常情況下,菌袋接種50-60d時,菌絲基本可以長滿袋,繼續培養,菌絲逐漸加濃,局部地方還會形成白色的菌膜,接著培養基表面開始發皺有點收縮,並分泌出淺黃色的液體。菌袋基本成熟,可以移到菇棚,進行轉色覆土等下一步管理工作。
七、脫袋轉色覆土
1、脫袋。覆土地栽香菇要求菌袋培養90d-110d,菌袋發菌才能基本成熟,可進行脫袋。用鋒利的刀片劃割菌袋塑膠,先剝去菌袋兩端,再將菌袋剝離,隨即平排於畦面。
2、菇畦消毒。菇畦清理乾淨後,並用水沖洗乾淨,按每仟袋畦面用6Kg漂白粉或50Kg石灰水噴灑畦面2-3d,再用2Kg左右硫酸銅噴灑於畦面,蓋好薄膜,消毒3d,然後揭膜,畦面鋪蓋2cm沙層,用1瓶辛酸磷、2.5Kg甲醛兌水70Kg灑於畦面,再蓋膜3天;將膜揭開後,再用0.5Kg高錳酸鉀兌水70Kg灑於畦面,然後撒上一層石灰後即可排筒。
3、轉色。菌袋排於畦面後及時蓋薄膜,做到邊脫袋邊排筒邊蓋膜,蓋膜3天后,第4天必須全部揭開薄膜,此時發現雜菌,要及時清理治療,撒上石灰粉覆蓋薄膜。第5天早晚加強通風各一次,半h到1h,並用乾淨的水沖洗菌筒,結合雜菌的防治讓其轉色。
4、菌筒覆土。覆蓋菌筒的泥土須選用表土30cm以下的砂質心土,挖掘出業的心土,在烈日下暴曬2d,過篩去碎石雜物,拌入10%的石灰粉或火燒土、草木灰。待菌筒轉色80-90%,停止澆水4-5天,填入調好的覆蓋土,稍加壓實,直至菌筒面覆蓋3cm,使菌筒全部覆蓋住。白天不蓋膜,晚間蓋膜,澆水次數增加,無論晴天還是雨天都要澆,田間畦溝內引灌入流動的小溪水或山泉水、水庫水,最好每天換一次,此時雨天蓋膜,晴天不蓋膜。
八、出菇管理
1、催菇。菌筒經過轉色期的澆水管理後,停止澆水4-5d,然後採用於濕交替的方法進行催菇,或把水高高澆下落到菌筒面上2-3次,即可產生大量的小菇,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宜採用震動催菇。為保護菌筒,促使產優質菇,必須進行疏去多餘的菇蕾。
2、前期管理。覆土地栽香菇大都用於反季節栽培,填補夏季鮮香菇的市場需求。脫袋後發生的第一批菇,一般在5-6月上旬,氣溫由低向高,但夜間氣溫較低,晝夜溫差大,而且還是雨季,濕度大,對子實體分化扭結有利。由於氣溫逐漸升高,應加強通風,一般薄膜掛高,不讓雨水淋菌筒。當第一批香菇採收結束之後,放去畦溝水,並停止澆水,降低菇床的濕度,讓菌筒菌絲恢復生長,積累養分,待采菇的痕跡(凹陷處)菌絲已恢復長白,灌回畦溝水,並加強澆水刺激,促進下一批子實體的迅速扭結形成。
(3)中期管理。這期間為6月下旬-7月下旬,為全年氣溫最高季節,出菇較少,目前我縣覆土地栽香菇均依靠自然氣溫,結合人為加以調節,中期管理主要降低菇床的溫度,促進子實體的發生,一般引灌山泉水或水庫水加大流動量,增加通風量降溫,防止高溫燒菌筒。
(4)後期管理。這期間是8月下旬至9月底,已過炎熱夏季,氣溫有所下降,菌筒已經前期、中期出菇營養消耗,香菇菌筒菌絲不如前期那麼旺盛。因此,這階段的菌筒管理要注意防止爛筒和爛菇,如發現雜菌時可用5%的煤酚皂液或100倍的多菌靈塗抹患處,第二天再用5%的石灰水塗刷,並將罹病菌筒移至別處,集中隔離管理,以防傳染。
九、採收
根據國際市場需求,保鮮覆土地栽香菇的採摘標準,通常高於脫水菇。一般要求香菇5分開左右,菌慕尚未完全破裂時就應採摘,並儘量保存菌蓋上的鱗片,菌蓋不要有擦傷的痕跡。裝盛時,要防止木屑或其他雜物掉落在菌褶部位,須保持鮮菇外觀的清潔。
十、病蟲害防治
1、防治原則。堅持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嚴格控制化學藥品防治。
2、主要病害防治。主要病害有黴菌(木黴、脈孢黴、青黴、毛黴、根黴)和細菌、病毒。預防方法是:保持環境清潔、衛生,發現病害及時清除,並進行無害化處理,出菇期間禁止使用化學農藥。
3、主要蟲害防治。主要蟲害有凹黃甲、桑天牛、光偽步甲、食絲谷蛾、黑翅土白蟻、蛞蝓、線蟲。防治方法:阻隔法防害蟲,在菇場周圍挖溝,菇棚周圍頂上用遮蔭網防止害蟲飛入。出菇期間禁止使用化學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