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栽香菇防汙新技術
袋栽香菇易發生污染,除了工藝技術複雜、生產技術水準較低、條件簡陋等原因外,還與原材料、菌種、塑膠袋的優劣、生產和管理粗放、長期應用純化學藥品消毒防效單一、雜菌產生了抗藥性等方面有關。為了有效地解決污染難題:
一、培養基的配製培養基可以採用常規木屑、麩皮、棉子殼、玉米芯及農作物秸稈等培養基配方。料水比為1.0:(1.2~1.3)左右,特效防汙劑0.4%~1.0%。拌料時應按防汙劑的用量比保持同一用量或濃度,一次或分次溶於拌料的水中,充分溶解攪混均勻後施入拌均勻的幹培養料中,用鐵鍁反復使勁拍拌培養料,讓防汙劑充分浸入培養料中,達到均勻後,即可裝袋。
二、裝袋、滅菌裝料應選用0.04毫米以上韌性強、薄厚均勻、不易脆裂、無破漏的優質聚乙烯或聚丙烯塑膠袋(筒)。制種時應把料裝得鬆緊適度,栽培時適當把料裝緊實,裝至袋口6~10釐米左右按平料面,用塑膠紮繩紮緊袋口或按常規方法封口後即可滅菌。一般溫度達100℃維持4~8小時(小袋4~5小時,大袋6~8小時)左右。如塑膠袋較大裝料較多,可適當延長滅菌時間2~4小時。滅菌後取出培養料袋放入按種室降溫至25℃或冷卻後,用1.5%的防汙劑對接種室均勻噴霧消毒(也可按常規方法消毒),20分鐘後即可進行接種。
三、接種、培養接種應選用抗逆性強、出菇和轉潮較快、生長週期較短、高產優質、無污染健壯菌種,以縮短生長期,減少病蟲危害。接種時,可採用一端或兩端接種等方式,晝把菌種挖取成塊狀,適當增加接種量,促進菌絲較快地生長,縮短發菌期,提高栽培產、品質。接種後移入培養室進行培養。培養應選用保溫、通風、降溫等條件較好的室內作培養室。使用前用防蟲、消毒劑進行處理後,將接種的培養料袋移入豎直或橫碼于室內的培養架上,溫度保持在20~25℃左右。培養10天左右應翻袋檢查成活及有無污染。如有未成活和污染的培養料袋應揀出培養室,並查找原因,採取補救措施(挖去未成活和污染菌種,消毒後補接種)。在培養期間應做好保溫保濕、降溫、翻袋換位、消毒和防蟲等工作。當菌絲滿袋後再培養一段時間,菌絲體稍收縮變緊實,即可作菌種,或進行出菇管理。
四、小結本技術最適原種制栽培種及栽培袋,也可制母、原種,並適宜平菇、雞腿菇、白靈菇、榆黃菇等多種食用菌制種栽培應用。如能充分合理地利用適宜的自然溫度並與人工調控措施結合,用高中低溫型搭配或交替栽培,可形成周年化生產。在生產中只要掌握好料水比,充分拌勻料,選用優質塑膠袋,按防汙劑用量保持均一濃度,做好消毒預防等關鍵環節,一般無污染發生。如用1%的防汙劑溶于拌料水中充分拌勻培養料,即可裝袋、接種、培養,免去常規來菌環節直接進行生料制種栽培。消毒、防治雜菌可按1.5%~2.0%的用量。使用防汙劑時,應不低於最低用量,不需加入其它殺菌劑,如需增強防效只需適當增加用量即可。